柳州普通高中教育蹄疾步穩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信息來源:柳州市教育局 發布日期:2023-06-13 16:20 【字體:小中大】
柳州市高度重視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發展,努力探索以人為本、共同發展、聚焦內涵、示范特色的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之路。近日,柳州教育推出我市高中學校特色發展系列專題,帶領大家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各高中學校發展情況。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先了解我市高中教育的總體發展概況如何——
目前,全市有普通高中學校26所,在校學生8.69萬人。其中有16所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實現每縣一所示范高中全覆蓋;有11所自治區星級特色普通高中,所數居全區之首,自治區示范、特色校占比高達77%,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極為豐富。全市擁有自治區普通高中學科課程基地14個,數量居全區第一,另有市級學科基地36個,實現了高考科目全覆蓋、市縣各層級學校全覆蓋。
2021年至今,我市新增高中學位1.18萬個,到“十四五”末還將新增高中學位2.18萬個,有力保障選課走班的順利實施;招聘高中教師1225人,確保配齊配足應有教師,充分滿足實施選課走班對各學科教師的需求;建成高中教育云平臺,實現選課走班后的排課、資源配備統籌等高效管理和大數據分析,不斷加強教育信息化支撐。
2022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01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 98.29%,居全區前列,達到歷年峰值。其中僅柳州高級中學、柳州鐵一中學兩校就招生5106人,占市區總招生人數的1/3,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得以有效利用。
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持續發展
柳州市普通高中以“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為引領,積極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驅動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導高中學生基于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自主選擇等級性考試的學科組合,全面推進高中“因校制宜”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創新學生發展指導模式,強化學生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明確將社會實踐納入高中課程體系,規定每學年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不少于一周,引導高中學生學會選擇、自主發展。
2022年,我市達成了新課程新教材、生涯規劃、選課走班、綜合素質評價4個100%全覆蓋,有效構建了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和“家-校-社”協同聯動的育人體系。
共同發展?加強“頂層設計”促提升
柳州市普通高中教育通過教育共同體建設,建立區域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升縣域高中教育質量的有效工作機制。指導支持各縣圍繞區域高中資源布局、育人體系完善、課程教學實施、考試評價改革、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條件支持保障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結合區位實際做好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設計。
市縣高中教共體統一開展進人用人計劃制訂、人員招聘、崗位管理和人才培養等,實現教共體管理互促、資源互享、教師互派、教研互動、設施互幫,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常態化輻射鄉村和薄弱地區,確保全市高中學校辦學質量的底部提升和整體均衡。2022年縣域高中高考成績進一步提高。
聚焦內涵?培育“教學實踐”核心
柳州市普通高中教育實施“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學校以構建學生學科素養為中心,全面提高課程規劃、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能力。以國家級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自治區“雙新”示范區示范校建設為引領,支持全體高中學校依照國家課程方案,構建校本落實國家課程的課程教學體系,以項目化方式,開展推進育人方式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的攻關研究和成果推廣。
我市制定實施《柳州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等4個配套實施方案,設立18個高中名師工作室,選聘163人成立首屆18個市級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專家委員會,不斷強化專家引領。
開展市—縣—校聯動、線上線下相融合、研討和示范相結合的常態化學科教研,注重典型經驗的總結共享和教學設計工具開發,推動基于標準、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實踐,引導教師樹立課改新理念、把握新課程新教材的內容與教學方法,確保高中“雙新”高品質落地。
示范特色?構建“辦學格局”多樣化
柳州市針對高中辦學同質化、育人方式單一、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十一五”期間,市政府就提出了普通高中品牌化、特色化、規?;l展的工作要求,并將此項工作相繼列入我市教育發展“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同時,通過積極申報自治區立項創建學校、聚焦特色孵化、整合多方資源、加強專業指導,開展特色普通高中的長周期創建,自治區星級特色高中數量居全區之首。
對于已評估命名為自治區星級特色普通高中的學校,提供全市特長生招生計劃、特色教師配備等政策扶持,使這些高中獲得了在特色領域具有專長和志趣的學生的青睞,極大激發了普通高中學校“因材施教”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動力與活力,初步打造了全市普通高中學校從“分層發展”向“分層與分類相結合”的特色多樣優質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