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自治區教育廳 自治區財政廳 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信息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發布日期:2021-07-05 10:35 【字體:小中大】
各設區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衛生健康委,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財政部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于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29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1〕27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做好我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實各項政策補貼。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及時做好各項政策補貼的審核、發放工作,包括中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支持畢業生從事個體經濟或靈活就業,對實現靈活就業的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繼續實施就業見習補貼提前發放政策,支持企業擴大見習崗位規模,對2021年內見習期未滿提前與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見習基地,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與留用率滿50%的見習補貼可同時享受,該政策受理期限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二、強化精準招聘服務。搭建便捷高效的求職招聘通道,常態化開展線上招聘,鼓勵各地圍繞熱門行業、重點企業、地方特色,聯合社會力量推出“直播帶崗”“直播政策”“新職業體驗”等,提升服務吸引力。增強線下服務品質,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靈活舉辦分行業、分專業、小型化專場招聘,有序推進“2021屆廣西高校畢業生招聘季”“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廣西國企招聘專項行動”“優質民企招聘專項行動”等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確保全年全區組織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80萬個以上。
三、簡化優化就業手續。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自治區教育廳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自治區公安廳 自治區國資委關于進一步優化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的通知》(桂教學生〔2021〕1號)要求,做好廣西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辦理工作,大力推行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手續網上辦理,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登記、就業政策申請等服務實現“不見面”全程網上辦理。取消重復體檢,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取消畢業體檢環節。各用人單位常規入職體檢須在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登記開展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進行,體檢結果的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內體檢結果互認,不得要求畢業生重復體檢。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對體檢結論有疑問時,允許提出復檢、補檢要求。機關事業單位、特定行業、特定崗位對入職體檢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
四、推出定向就業指導。各高校要配齊建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質量,開通就業咨詢熱線,開設就業指導工作室,開展就業指導專題講座,線上線下相結合,及時為畢業生做好就業政策解讀、就業困難答疑、就業技巧指導、就業心理輔導等工作。各地人社部門要加強就業指導前置化服務工作,可通過向社會購買基本服務方式,根據高校需求開發一批職業指導課程,組織公共就業服務專家、企業HR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支出。
五、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結合質量年活動,針對性開展急需緊缺職業培訓,對接產業發展與畢業生就業急需,推進高質量職業培訓,提升畢業生職業發展能力。擴大培訓規模,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院校納入“兩目錄一系統”(培訓項目目錄、培訓和評價機構目錄、補貼性培訓實名制信息管理系統),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強化新職業培訓,根據我區經濟發展需求,不斷拓展培訓內容,提供一批適合畢業生的培訓項目,對有培訓需求的應培盡培,并按規定落實補貼。
六、提供優質創業服務。推進創業培訓廣覆蓋,把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全面納入創業培訓,全面推廣網絡創業培訓,滿足新時代青年網絡創業需求,不斷提升培訓針對性。加強創業平臺建設,鼓勵高校面向在校學生創辦非營利性創業孵化基地,適當放寬認定條件,為在校大學生和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低成本的場地支持和綜合性創業服務。推行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網上經辦,對高校畢業生申請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免除反擔保要求,允許畢業生在創業地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七、強化精準就業服務。各地要進一步拓展本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站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的服務內容,發布就業創業政策和辦理渠道,持續動態更新招聘崗位和見習崗位,推出專題專場招聘活動、直播帶崗活動和就業指導線上線下課程,展示創業典型人物故事等。做好就業服務平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的對接幫扶工作,對在小程序上自主登記的未就業畢業生做到5個工作日內100%聯系、100%服務。做好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后的信息銜接,人社部門與教育部門、高校共同建立完善登記信息反饋、信息核查、跟蹤服務制度,確保信息真實完整、服務有效接續。
八、做實做細困難幫扶。按時做好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脫貧家庭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以下簡稱脫貧家庭畢業生)繼續納入求職創業補貼政策對象范圍。區內脫貧家庭畢業生向所在高校、中等職業學校遞交求職創業補貼申請材料時無需提供人員類別身份證明材料,由各學校通過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核實畢業生身份后出具審核意見并統一將申請材料報送當地人社部門。區外脫貧家庭畢業生憑其脫貧攻堅期家庭貧困屬性材料或縣級鄉村振興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脫貧戶證明》(原件或復印件)申請求職創業補貼。鼓勵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充分利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免去能查詢到的其他類型求職創業補貼申請者提交人員類別身份證明材料,由學校核實身份后出具審核意見。實施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身患殘疾等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開展特色化就業技能提升培訓,為困難畢業生提供“一人一策”的精細化就業指導服務。
九、加強就業宣傳引導。各地各高校要不斷創新思想教育方式方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論述,結合高校畢業生需求和就業創業工作實際,開展各類就業促進主題活動。各地人社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梳理并公布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清單和網上申領渠道,確保就業補貼“看得懂、算得清”,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學習宣傳活動,引導更多畢業生留桂就業創業,積極主動到城鄉基層、生產一線建功立業,更好服務于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