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處有人家—甌駱后裔民族特色服飾展》
信息來源:柳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發布日期:2024-08-10 15:45 【字體:小中大】
早晨開館時間剛剛到,來參觀的人們就迫不及待涌入柳州博物館大門,這場名為《白云深處有人家—甌駱后裔民族特色服飾展》的展覽,目前已經吸引了80多萬游客慕名而來,在對民族特色服飾的駐足凝視中,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美好畫卷里。
展覽臻選壯、侗、苗、瑤等民族服飾、共展出38套服裝、45件繡品、188套銀飾以及生產生活用具,廣西的世居民族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不斷融入對美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一針一線,千絲萬縷,循環往復勾勒出一幅幅精致繡品和靚麗的五彩羽衣,彰顯了獨一無二的東方神韻。
此次服飾展中有著一個神秘而又特別的紋飾——八角星紋。八角星圖案曾經出現在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一塊玉龜版上。當我們細細探索時,會感受到其中神秘、深沉的韻味。八角星圖案常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文物上,現今仍大量保留在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中,這代表了一種文化的傳承,也代表了對祖先的記憶。
凌家灘文化代表5000年前的文明,廣西世居民族的服飾里,我們能找到八角星紋的身影,詮釋了廣西世居民族一直在融合和傳承中原的文化基因,也說明世居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本次服飾展的一大特色,在于用開放式的陳列和觀眾進行一個零距離的接觸,讓觀眾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近距離觀看精美的服飾與紋樣。
展覽中的一面服飾墻吸引了觀眾們拍照打卡,這幅名為“人生故事”主題服飾墻,用13套各民族特色服飾,將人的一生重要時刻凝結于一面展示墻上,讓民族的故事慢慢述說,讓民族的文化靜靜呈現。這是柳州博物館在本次展覽中獨具匠心的巧思設計,也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獨特解讀。
展廳里,琳瑯滿目的繡品靜靜地訴說著光陰的故事。侗族刺繡傳承人韋清花母女沉浸其中,感受著來自指尖的溫暖與力量。將服飾制作者請入互動展示區,可以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經緯交錯、針線穿梭的織造過程,體悟展品的前世今生。
精美的刺繡技藝在各民族的背帶蓋上有著集中體現,人們把對孩子的愛意繡進背帶蓋里,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精神家園,延續著一代代的傳承。其中的色彩搭配與刺繡手法別具匠心,體現了各民族之間服飾技藝的借鑒融合、服飾文化的交流創新。
各民族的服飾技藝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紋樣圖卷:侗族的剪紙繡中,蜘蛛花圖案最為常見;壯族的覆紙繡則偏愛萬壽紋;而苗族的挑花繡,則力求在圖案上展現出結構性的美感,給人以視覺享受。
在過去,這些精美的刺繡技藝,通過一代代繡娘們的口傳心授得以承續,如今年輕的繡娘們掌握了網絡技術,利用手機直播讓更多的人領略刺繡的奧妙。不僅如此,新時代的繡娘們,大膽創新,將刺繡和文創產品相結合,讓繡品變得更加時尚,充分融入了當代人的生活。
廣西的世居民族在與自然和諧共處中,不斷融入對美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從歷史到現在,各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深厚底蘊,在不斷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大家心手相牽、守望相助,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