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長話民生】柳州市民政局局長王紅:把民生事辦實辦細辦好
信息來源:廣西日報 發布日期:2024-10-25 18:00 【字體:小中大】
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線、暖民心、防風險、促和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柳州市民政局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民政部門使命任務,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扎扎實實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把惠民生的事辦實。通過政府網站和民政微信公眾號“柳小明大講堂”欄目宣傳救助政策、各類救助申請條件、保障標準、受理電話等信息;設立村(社區)咨詢點引導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利用傳統節日、少數民族節慶等時間節點進村入戶宣講政策,確保群眾了解政策有“門道”,申請救助懂“渠道”。依托大數據平臺探索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由大數據平臺實時推送預警信息,精準排查,快速救助,高效推動政策落實落細落地。2024年以來,大數據平臺比對篩查數據264.64萬人次,推送預警信息3.74萬人次,排查核實后納入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1170人。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幫扶,分層分類落實政策,對于整戶不符合納入條件的重病、重殘家庭,主動落實“單人保”政策,全市納入實時動態監測低收入人口17.31萬人,發放各類救助資金約6.29億元。
把暖民心的事辦細。為政府救助無法覆蓋或者經政府救助后生活仍然存在困難的殘疾人、老年人、孤兒等特殊弱勢群體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救助幫扶,不斷改善困難群眾生活品質,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及時傳遞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近日,柳州市民政局、柳州市慈善總會聯合設立了柳州市社會救助和慈善幫扶公益基金,目前已接收社會捐贈資金50萬余元,與第三方專業服務團隊合作為75歲以上高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家政、助餐、助浴、助醫和傳統日慰問等9項服務。
把順民意的事辦好。柳州市民政局不再出具社會救助對象身份證明,明確申請醫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資助、水電費減免等,由市大數據平臺共享比對認證,社會救助對象無需提供任何紙質證明材料,辦事更方便快捷。2024年全市各級民政部門籌措資金872.5萬元實施政府購買救助服務項目22個,通過專業團隊為高齡獨居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日常探望、送醫送藥、住院陪護、喪葬處理等貼心服務。利用現有村級服務場所,設立村級社會救助服務站、社工服務站、志愿服務站和慈善服務站,通過四站融合為農村特殊救助對象提供互助關愛服務。在商家聯盟App“老有所依”平臺設置特困人員一鍵呼救功能,64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及時得到了應急服務。堅持把社會救助領域信訪辦理作為主動發現救助困難群眾的一項有效措施,認真細致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