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柳州日報社 發布日期:2024-07-05 08:50 【字體:小中大】
《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研究》課題組
黨的十八大以來,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守正創新中煥發新氣象、取得新成效。新的趕考路上,柳州市該如何以數字化賦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這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努力開創新時代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從觀念轉變、平臺建設、內容把控、場域賦型、人才培養、抓手選取六個方面對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一、更新觀念,抓牢數字化歷史機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強國。這是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基本形勢、重大戰略機遇,也是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數字化技術不僅使人們精神生活中的數字化特征越發凸顯,而且打破了過去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傳統思維定式,極大拓展了宣傳的內容、對象、方式和場域。數字技術賦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發展必然、大勢所趨,對此柳州需要立足自身傳統宣傳優勢進一步增強歷史主動,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數字化進程中更新觀念,動態把握其發展趨勢、總結其運行邏輯、善用其強大功能,抓住機遇為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賦予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取得新實效。
二、多措并舉,建好數字化傳播平臺
一方面,加快全國首批市級融媒體中心試點建設,積極打造兼具黨媒系、工業風、科技感和國際范的柳州市融媒體中心。落實《柳州市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三級貫通技術方案》,貫通三級平臺,加快“融”的速度;線上線下協同,拓展“融”的廣度;理順體制機制,挖掘“融”的深度;注重創新,彰顯“融”的亮度。另一方面,推動市級媒體開展“傳播提速、內容提質、欄目提檔、業務提效”等行動,大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傳播,實現宣傳報道的精準投放與推送,不斷提升市級主流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開創全國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柳州驚奇”。
三、內容為王,用足數字化賦能方式
無論技術、環境如何變化,“內容為王”的理念始終沒有過時。一方面,以數字化為宣傳內容制作提供指引,通過算法分析、數據研究來了解柳州社會動態、群眾需求,文創、文藝、文旅等并舉,推出更多有柳州味、接地氣、沾泥土、帶露珠、有溫度的好作品;另一方面,通過思維、傳播方式的轉化引領話語創新,充分利用青言青語、網言網語、數技數能,用好用活柳州元素、符號和意向,持續講好柳州故事、傳播柳州聲音、展現柳州形象。
四、發揮優勢,實現數字化場域賦型
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明顯優勢在于能夠有效解決如何“傳播快、快傳播”的問題。一方面,數字化方式能夠接通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場域,擴展宣傳矩陣,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另一方面借助VR、AR等數字化技術,通過虛擬漫游、互動展覽等方式,讓觀眾能夠置身數字空間中以情景模擬、情景再現等進行文化深度體驗、知識深度學習,增強公共文化及數字化宣傳內容的供給能力。對此,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僅需要通過數字化連通宣傳全場域,實現“快傳播”,而且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讓受眾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入腦入心,實現“傳播快”。
五、抓住關鍵,加快數字化人才培養
一方面,盤點柳州宣傳思想文化數字化人才家底,根據實際需求對全市數字化宣傳思想文化人才進行精準分類,逐步完善“引、育、留、用”宣傳思想文化數字化人才培養工作機制;另一方面,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定向培養、集中培訓、專家講座、參觀學習等多種模式,培養一批既了解柳州、熱愛柳州、愿意扎根柳州,又主動適應網絡時代、數字時代,具有數字化思維、掌握數字化技術,且諳熟新時代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規律和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六、質效破圈,找準數字化賦能抓手
揚長避短,以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以下四個重要抓手:抓手一,推動數字化賦能柳州“名企外宣”,建設市級海外傳播矩陣,持續推出柳州企業精品故事;抓手二,推進數字化賦能柳州“美食美景傳播”,創新“技術+跨界”敘事方式,“講好柳州美食、生態故事”;抓手三,深化數字化賦能柳州“文明實踐”,通過數字技術整合資源,助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提質增效;抓手四,加速數字化賦能柳州“文旅融合”,推動城市“長紅”發展。
【本文為2023年度柳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一般課題《數字化賦能柳州宣傳思想工作研究》(課題編號23CRL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