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社會 你我共建】嚴查電子計價秤“缺斤少兩”!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典型案例
信息來源:柳州市場監管公眾號 發布日期:2024-10-11 08:31 【字體:小中大】
今年以來,柳州市市場監管局聚焦農貿市場、商場超市、流動攤販等重點場所,持續推進電子計價秤綜合整治,嚴厲打擊生產、銷售、改裝、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違法行為,嚴查電子計價秤“缺斤少兩”等突出問題,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和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現公布第二期典型案例:
鹿寨縣林記水產品經營部在經營中使用以欺騙為目的的計量器具案
案情簡介:
2024年1月26日,鹿寨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進行檢查時發現,其經營場所內使用的一臺電子計價秤無強檢合格標識、無封鉛,且銘牌信息模糊;執法人員現場使用標準砝碼對該電子計價秤進行核驗,放置1公斤(2市斤)的標準砝碼稱重顯示數值為2.4市斤,且按動該電子計價秤上的“電壓”“找錢”“動態”“計數”按鈕,顯示重量會隨之發生變化。
經查,當事人在經營中用于消費結算的電子計價秤經計量機構檢定結論為不合格,且當事人于2023年7月14日因同類違法行為受到相關行政處罰,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定》,當事人存在從重處罰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及其實施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鹿寨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涉案電子計價秤,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
通過對此類案件查辦,提醒廣大消費者購物時要留心觀察商家是否在稱重時有故意遮擋或者操作不當的行為,也可使用已知重量的物品(如手機或鑰匙串)測試秤的準確性,或在市場上尋找有良好信譽的商家購物,同時注意計量器具是否張貼了有效期內的綠色“強檢合格”標簽,以避開作弊秤“坑”。
柳江區韋雪玲食品經營部在經營中使用以欺騙為目的的計量器具案
案情簡介
2024年4月22日,柳江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進行檢查,執法人員使用標準砝碼對其經營活動中使用的電子計價秤進行核驗,依次按壓該秤上“水”、“產”、“專”、“用”、“優”、“質”、“產②”按鍵,發現顯示不同稱量值,計量異常。
執法人員現場將上述用于消費結算的電子計價秤進行登記并委托柳州市計量技術測試研究所檢定。經柳州市計量技術測試研究所檢定,上述電子計價秤檢定結論為不合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及其實施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柳江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涉案電子計價秤,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
水產行業是作弊秤的重災區,通過持續開展電子計價秤市場綜合整治行動,且通過多渠道廣泛宣傳識別“作弊秤”的基本方法,普及有關計量知識及計量法律法規,讓廣大消費者知曉并了解消費維權途徑,不斷提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