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社會 你我共建】公布“缺斤少兩”等典型案例
信息來源:柳州日報 發布日期:2024-10-14 15:13 【字體:小中大】
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
公布“缺斤少兩”等典型案例
日報消息(全媒體記者江宏坤)連日來,市市場監管局聚焦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和流動攤販,持續推進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嚴厲打擊生產、銷售、改裝、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的違法行為,并向社會公布電子計價秤“缺斤少兩”典型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全力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和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鹿寨縣一水產品經營部檢查發現,其經營場所內使用的一臺電子計價秤無強檢合格標識、無鉛封,現場使用標準砝碼對電子計價秤進行核驗后發現,放置1公斤(2市斤)的標準砝碼稱重顯示數值為2.4市斤,且按動該電子計價秤上的“電壓”“找錢”“動態”“計數”按鈕,顯示重量會隨之發生變化。執法人員在該縣另一家水產品經營部對電子計價秤進行核驗時發現,放置1公斤(2市斤)的標準砝碼稱重顯示數值為2市斤,但按動電子計價秤上的“3”“去皮”按鈕后可進入特殊模式,顯示重量亦會隨之發生變化。
在柳江區一食品經營部,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使用標準砝碼對其經營活動中使用的電子計價秤進行核驗,依次按壓該秤上“水”“產”“專”“用”“優”“質”“產②”按鍵,發現顯示不同稱量值。經市計量技術測試研究所檢定,該經營部的電子計價秤被檢定為不合格。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進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堅持監管全鏈條發力,規范計量領域的市場秩序,嚴厲查處生產、銷售、改裝、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全力構建讓消費者安心、放心、滿意的市場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