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記憶 | 鹿寨江口梁家拳,一招一式掌掌生風
信息來源: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發(fā)布日期:2022-07-11 11:08 【字體:小中大】
柳州,又稱龍城,位于廣西中北部,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居住有漢、壯、苗、瑤、侗等44個民族,孕育出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期我們帶您一同探尋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鹿寨江口梁家拳的前世今生。
鹿寨江口梁家拳
江口梁家拳,廣西地方拳種,流行于廣西柳州地區(qū)。據傳為清同治年間(1864年)廣西岑溪人梁紹莊所創(chuàng),初創(chuàng)于梧州岑溪。第二代拳師梁方伍(字天柱)使其名聲大振、發(fā)揚光大,后隨著第三代拳師梁紹基安家于柳州市鹿寨縣江口鄉(xiāng),就以江口為中心,廣泛傳播于鹿寨、柳江、柳城三地,輻射柳州、來賓。第三代拳師梁紹基總結實踐經驗,取各派之所長,使梁家拳套路內容日臻完善。梁紹基在鹿寨縣江口鄉(xiāng)發(fā)揚梁家拳,培養(yǎng)了第四代拳師和一批徒弟。第四代拳師黃浩銘先后在海南、廣東成立武館,使江口梁家拳的傳播范圍更加廣泛。
梁家拳套路結構樸實,動作迅猛流暢,剛柔結合,以意行氣,以氣發(fā)力,虛實分明,富于變化。拳術套路分初、中、高級和散手。器械有刀、劍、棍、繩鞭等套路。在拳法上,運用吞吐沉浮,纏綿相隨的功力,由背發(fā)力吐肩至手,出手敏捷連貫,力抵掌上,呼呼風響,大有擊石欲碎之勢頭。在腿法上,則有挾、錯、踩、蹬、踢、掃、擺、踏、勾之變化,腳發(fā)力則由臂輸,把異于尋常的勁力運用至腿上,實有腳踏猛虎之威力,其中鐵腿技“鴛鴦腿”堪稱一絕。外在用手、眼、身、步法,內在用心神氣力功,以達到攻則破,守則固的目的。主張攻敵遠則用手足,近則用肘膝,攻防時運用推撞攔截,頂震靠貼,擒拿抓抱摔等技法。還主張避實就虛,出奇制勝。練功主要采用“站樁”“使氣”法練習基本動作。梁家拳有“門規(guī)十三條”“十不許”“三慎”“五戒”等。
梁家拳套路完備,屬于內家拳,以練氣為主,提倡靜如虎,舒心養(yǎng)氣,故不僅能強身健體,也可怡神悅目,延年益壽。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廣西武術挖掘整理普查工作中,梁家拳與壯拳、瑤拳、苗拳、侗拳、洪家拳并立,成果匯編《廣西拳械錄》中詳細收錄了梁家拳23種套路。1990年的《中國武術大辭典》中梁家拳也榜上有名。
梁家拳現存有拳術套路和器械套路,拳術套路又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散手。
初級:小連環(huán)、大連環(huán)、八仙過海、三十六點。
中級:猛虎下山、全爭、四大伏虎、龍虎相會、撟手連環(huán)。
高級:四雄伏虎、鷹手連環(huán)拳、十八卦第一回合、鴛鴦連環(huán)腿、九龍渡海陣。
散手:散手秘訣。
器械套路:鐵牛玉石刀、十字梅花刀、烏龍劍、十八羅漢棍、雙頭棍、鷹爪雙頭棍、繩鞭、十三太保(流星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