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記憶丨用“餅藝匠心”做有溫度的糕點
信息來源: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發布日期:2023-10-23 17:32 【字體:小中大】
柳州,又稱龍城,位于廣西中北部,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居住有漢、壯、苗、瑤、侗等44個民族,孕育出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期我們帶您一同探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柳州禮餅制作技藝的前世今生。
︱柳州禮餅制作技藝︱
在廣西柳州,有一家百年歷史的糕點企業“錦桂樓”生產的非遺糕餅最為出色。“錦桂樓”制餅技藝是傳統手工技藝,2018年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錦桂樓傳統糕餅種類多,造型樸拙,口感豐富,純手工打制,遠近聞名。
錦桂樓餅家前身創立于1908年,經過100來年的家族傳承,形成了錦桂樓特有的傳統制餅技藝以及系列富有兩廣風味的產品。2013年建立了廣西第一家以糕餅為主題的民俗博物館——柳州市桂餅文化博物館,收藏了近5000多個各式傳統餅模,用來保護和傳承糕餅制作技藝,即“傳承餅道? 留住手藝”。錦桂樓糕餅共計100多種。共分為三大類:烤制類、炸制類、蒸煮類。堅持精選之道、精制之道、精焙之道、精味之道,盡心打造高品質、古早味的鄉情糕餅。
工藝嚴,手工造:配方經過一百余年五代人口口相傳而來,不使用添加劑,在制作過程中對環境溫度、濕度,原料的投放順序,半成品的擺放靜置時間,溫度的控制,產品的晾制,手捏形狀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從而保證禮餅系列的獨特風味。
民俗味,文化傳:錦桂樓糕餅系列除了在質量、口感、色澤、營養等各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風味,也是遠近聞名的民間伴手禮,有一定民俗文化內涵。所用餅模工具造型古樸,圖案生動,有花鳥魚蟲、瑞獸祥云等吉祥文化元素。
百年制餅世家錦桂樓,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烘焙糕點連鎖企業,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要生產手工餅、西式糕點、中秋月餅、柳州特色名小吃、年貨等食品。目前已擁有近十家連鎖店。錦桂樓糕點有多項非遺產品,其中的馬打滾、甘媽糍粑、酥角、綠豆糕、牛耳餅、豆蓉月餅、蘭花根等,用料講究,制作工藝獨特,一直以來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錦桂樓2013年12月還創辦了廣西第一家以糕餅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展館面積1000多平方米。目前,該館已成為廣西最大的糕餅創意體驗館。目前有關展品5000余件,是一家集糕餅文化收藏、陳列展覽、糕餅技藝研究傳承、相關社會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傳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青少年兒童教育基地之一。桂餅文化博物館以“傳承餅道,留住手藝”為辦館宗旨,以弘揚中華傳統糕餅文化為使命,積極參與社會各項公益活動,開展糕餅文化進學校的文化傳播活動,希望更多人來關注傳統手工技藝和糕餅禮俗。
▲來源:湌美食
薛春雄,米餅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先后分管銷售、生產和供應工作,現任桂餅文化博物館館長,錦桂樓總經理。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熟練掌握糍粑、綠豆糕、炒米餅等糕點制作技藝,并改進了 “蒸煮類”代表產品綠豆糕的生產工藝。
▲來源: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