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記憶丨融安燒蔗,包住滿滿家鄉味
信息來源: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發布日期:2023-10-23 17:36 【字體:小中大】
柳州,又稱龍城,位于廣西中北部,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居住有漢、壯、苗、瑤、侗等44個民族,孕育出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期我們帶您一同探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融安燒炙的前世今生。
︱融安燒炙︱
融安燒炙是融安縣歷史傳統名菜,據老《融縣志》記載:清乾隆末至嘉慶年初(1795年)到光緒年間(1875年)發展成為融安十大碗的歷史名菜,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悠久歷史。
融安燒炙制作技藝主要經過選料加工、制餡、網油包餡、烘烤、裝盤5道工序。原料選用上等豬肉(精肉)150克、豬肝400克、蔥白250克切碎細沫成初餡,置于器皿內,取熟鹽7克、醬油7克、五香粉1克、姜(料)酒20克、蔗糖10克、淀粉5克撒在餡上,仔細拌勻;擱置兩個小時以上腌好備用;再選取豬內臟網油(250克)切成若干片,包餡成小雞蛋大并用竹針、牙簽或鋼針封口串聯(大小數量自定),用木炭文火慢慢烘烤炙香至熟而成。
融安燒炙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良彥在加工燒炙原料
融安燒炙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良彥在制餡
融安燒炙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良彥在用網油包餡
由于烘烤時飄逸出特殊的香味,產品造型美觀、香脆可口,色香味俱全,現已成為百姓過節或貴賓招待享用的佳品。
融安燒炙一年四季皆可制作,具有鮮明地域性,影響廣泛、風味獨特,飲食文化內涵十分豐富。2020年12月,融安燒炙列入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多次在廚藝比賽中獲獎,并在中央電視臺、廣西電視臺等媒體上向全國及海外展示,提高影響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