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我市發布《柳州市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
信息來源:柳州新聞網 發布日期:2022-01-08 10:45 【字體:小中大】
(柳州新聞網報道網址:http://www.lzxinwenwang.com/article/09cd97ba-a760-45d5-bee0-3c9f161c3f32/80411.aspx)
日前,我市發布《柳州市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將深入實施“特色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服務業興縣、城鄉融合惠縣、生態美縣”六大行動,以及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22條政策措施,努力開創總量增長、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縣域經濟發展新局面。
根據《方案》,到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200億元的縣區達7個以上、超300億元的縣區達6個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以上。
——特色立縣行動。培育壯大“一縣一業”特色產業,對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廣西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的,分別獎勵當地縣區政府2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提升重點縣區經濟發展綜合實力,鹿寨縣爭取邁入“西部百強縣”和“400億工業強縣”行列,柳城縣爭取邁入“300億工業強縣”行列,柳江區爭取經濟總量進入廣西十強縣行列,柳北區、柳南區加快向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城區沖刺。發揮比較優勢促進產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促進全市縣域經濟特色發展、協調發展、聯動發展。
——工業強縣行動。做優做強縣域特色優勢工業,強化縣域產業統籌協調,推進各縣區產業合理布局,支持重點園區優先發展,加快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提升縣區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增強縣域工業發展后勁,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提升縣域園區承載能力,支持園區建設與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效銜接;提升縣域創新能力,到2023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50家以上;加大兩業融合、農產品加工力度,到2023年,我市建成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11個以上。
——農業穩縣行動。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到2023年,新增自治區級特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0個左右;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試點開展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強農業品牌培育,到2023年,力爭全市培育入選“廣西好嘢”品牌目錄13個,培育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15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0個。
——服務業興縣行動。多舉措促進縣域消費,建立完善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健全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大力推進快遞快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強化數字賦能縣域經濟發展,加快縣域網絡升級改造和5G網絡建設,實現光纖網絡全市覆蓋,5G網絡市區深度覆蓋、縣城和鄉鎮重點區域全面覆蓋;大力發展縣域全域旅游,促進“文旅+”“+文旅”產業融合。
——城鄉融合惠縣行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強20戶以上村屯的屯內道路硬化規劃、建設,改善“家門口100米”的道路基礎設施,實現建制村通客車覆蓋率100%;提升縣城品質,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發揮小城鎮聯結城鄉作用,打造出一批具有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并力爭在2023年之前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積極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鄉村風貌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生態美縣行動。統籌推進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文旅康養、生態農業、環保產業等產業,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推進柳州全域“一環四廊、多帶多點”生態空間格局構建。
《方案》還提出,我市將持續推動“市縣同權”“強鎮擴權”等改革事項;建立各類專業人才服務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等等。
全媒體記者李俊